剧情电影《钱学森》解说文案/片源素材

剧情电影《钱学森》解说文案/片源素材
剧情电影《钱学森》解说文案/片源素材 因为这个人中国不再害怕任何国家 这个人就是钱学森钱学森1911年出生当时的中国遭受着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献出了生命 从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长大的钱学森励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科技强国他漂洋过海去美国学习最先进的知识 只需要一年就可以搞定...
  • 9月前
  • 剧情电影《钱学森》解说文案/片源素材

     

    因为这个人中国不再害怕任何国家

    这个人就是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出生

    当时的中国

    遭受着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献出了生命

    从小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长大的钱学森

    励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科技强国

    他漂洋过海去美国学习最先进的知识

    只需要一年就可以搞定了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然后转到加州理工学院

    成为美国航空界的领军人物冯·卡门的学生

    钱学森好学

    28岁

    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他的老师冯·卡门更加称赞他

    钱学森的成绩不会比他差

    在他担任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期间

    钱学森已加入

    喷气推进研究中心

    它也是美国宇航局的前身

    毫不夸张地说

    钱学森是NASA的创始人之一

    此外

    喷气推进研究中心的成果

    得到美国军方的重视

    军方主动联系钱学森让他研制导弹

    给予他最高的权限

    让他自由出入五角大楼

    参与美国最高国防机密

    本着科学无国界钱学森接下重任

    他的研究使得美国的航空事业傲视同行、

    卓尔不群

    钱学森本人名利双收

    本可以在美国继续搞更尖端高深的科研

    但他从未忘记过自己科技强国的初心

    1949年新中国成立

    钱学森立马递上辞呈

    放弃在美国获得的一切准备回国

    可想走没那么容易

    美国方面深知

    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他们5个师

    如果中国或者苏联得到他

    那将会对整个西方国家造成威肋

    为了留住钱学森美国无所不用其极

    先是以中国间谋的名义扣押了钱学森

    后又没收了他的行李

    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

    美国方面连夜查阅钱学森的书籍和笔记本

    试图找出他是间谍的证据

    但最终一无所获

    他们又将矛头对准钱学森本人

    在拘留期间

    让他白天遭受强光照射审讯

    晚上一闭眼就被巨大的敲击声弄醒

    幽闭的环境持续的精神折磨

    让他不到一个月就暴瘦了30斤

    还患上了失语症

    妻子蒋英去看望他时他都无法开口说话

    最后在蒋英和恩师冯·卡门

    以及杜布里奇院长的四处奔走下

    才将钱学森保释出来

    但他不能再从事科研工作

    身边更是安插了一堆眼线

    一举一动都在美国的监视之中

    钱学森开始了长达5年的软禁生活

    在此期间他没有自暴自弃

    一方面开始对全新科学领域的研究

    于1954年完成震惊世界的工程控制论

    一方面也从未放弃寻求回国的机会

    某天他在报纸上

    看到太老师陈叔通成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当即便写信向太老师求助

    这封求助信被转交到毛主席与周总理手中

    祖国高度重视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

    经中美多次交涉

    最终达成协议

    中方提前释放11名美国飞行员

    换钱学森一家回国

    美方眼看无法强留钱学森又开始利诱

    钱学森毫不犹豫地拒绝

    “来美国之前”

    “我就抱定了信念”

    “学成必归报效祖国”

    “谁也不能阻挡我”

    “回中国你能做什么”

    “难道要去种苹果吗”

    “如果这是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

    “我也愿意去做”

    1955年9月17日

    钱学森一家四口登上回国的轮船

    漫长的旅途后

    他们终于呼吸到祖国的空气

    陈大将迎接了他们一家

    并热切地问钱学森

    我们到底能不能造出导弹

    钱学森目光直视回去

    “美国人能造出来我们中国人不比他们少个脑子”

    “当然能造出来”

    陈大将带钱学森去见了周总理

    周总理直言

    我们正在计划研制原子弹和导弹

    只有把原子弹和导弹结合在一起

    我们才能在世界上获得真正的安全

    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钱学森被委以重任当晚回去便奋笔疾书

    几天后

    《建议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横空出世

    这个意见书创建了一套科学的系统

    有了中国人培养自己人才的计划

    拉出了一条年轻的“航空军”

    毛主席等人对此事高度重视

    举全国之力满足钱学森的一切要求

    所有人都坚信

    钱学森在为国家铸造一把锋利的宝剑

    这把宝剑在手

    国家才会有尊严人民才会有和平

    1956年10月

    钱学森组建了我国的第一个导弹研究院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了研究

    但苏联专家态度傲慢每天讲解时间有限

    拿出来研究的导弹还是淘汰产品

    所有中国研究人员无一不气愤

    钱学森顶着压力安慰大家

    “看人脸色的日子是不好过”

    “所以我们更应该加紧”

    “把我们自己的导弹研制出来”

    “客观现实是什么”

    “一我们没有风洞”

    “二没有试车台”

    “三连设计最基本的参数我们都没有”

    “难道干等么”

    “所以仿制是必须的”

    “少走很多弯路积累一些经验”

    “如果大伙受点气”

    “我认为应该的”

    “别往心里去”

    研究人员们受着气

    只想多学习一点

    可随着中苏交恶

    苏联直接撤回所有专家我们只能靠自己

    钱学森陷入前所未有的难题

    理论上可以继续研究但制造业跟不上

    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工厂

    可以完成他们设计的零部件

    单单是一个火箭的发动机

    至少需要4500个零部件

    即便现在改造这些工厂

    短时间也无法制造出所需的零部件

    导弹的研究根本等不得这么久

    钱学森夜以继日伏案工作

    想要找出解决办法

    一天晚上他正冥思苦想

    耳边传来昆曲的声音


    妻子蒋英是学西洋歌剧的

    在国外这多年她的普通话讲不好咬字总不清楚

    就听昆曲、京剧练习一下发音

    既然回了中国就要用中文唱歌剧

    钱学森豁然开朗明白了一点

    要以现有的条件重新定制系统

    不求单项技术的先进性

    只求总体设计的合理性

    解决了这些难题

    钱学森向主席和总理保证

    仿制导弹1年自主研发4

    8年之内两弹结合成功

    钱学森践行着承诺

    1960115

    钱学森归国5

    一声轰鸣刺破戈壁的宁静

    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

    “东风一号”

    从西北大漠导弹靶场冲天而起

    导弹飞行731秒后准确命中554公里外的目标

    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从这一天起

    中国彻底结束了没有导弹的历史

    正进行的顺利时

    负责原子弹研究的吕部长找到他

    让他推荐一个工程力学的专家

    最好还有领导能力

    可以担任技术方面的负责人

    钱学森的脑海里立马浮现出一张脸

    他叫郭永怀

    是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也是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家

    然而当钱学森找到郭永怀

    郭永怀显得很抗拒

    因为原子弹是个杀伤力很大的武器

    世界上有良心的科学家都在禁止它

    “如果有一天”

    “原子弹投到中国人的头上”

    “我会后悔的”

    “这不是危言耸听”

    “我曾经发誓”

    “要用我的学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

    “你也说过”

    “我一定要中国人拥有”

    “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

    “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

    “但是我认为”

    “这是对抗侵略的准备”

    “手上没有剑”

    “和有剑不用”

    “不是一回事”

    科学无国界

    但科学家有祖国

    钱学森愿为祖国抛头颅、酒热血

    祖国和人民也交付给他同等的信任

    由于中国陷入大饥荒

    粮食供应不足无数人吃不饱饭

    有些研究员更是因为营养不良患上色音

    就在这艰难时刻一辆卡车开进研究院

    上面载满了肉和蔬菜

    这些食物只分给科研人员

    凡是部队体系的上到军师级干部

    下到一个小兵一律没有

    全国都节衣缩食首先保证科研人员的供给

    所有科研人员

    都想拿出点成果给全国人民看

    可他们自行设计的东风2号导弹

    却在发射后8

    毫无征兆地坠毁

    所有参与人员冲到坠毁的导弹前

    内心充满了自责与愧疚

    钱学森看着大家士气低迷鼓舞道

    “不就是天上掉下个东2吗”

    “今天掉下来”

    “明天我们把它射上去”

    “但今天这个事情也教会我一点”

    “一定要把一切错误消灭在地面上”

    “导弹决不能带着任何疑点上天”

    “这个原则坚决不可以动摇”

    科研人员开会讨论导弹发射失败的原因

    副院长张工农指出可能是定向陀螺仪的问题

    还阐述了原因

    这震惊了在场所有人

    张工农原本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大老粗

    仅仅几年就已经变成内行人了

    钱学森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我们虽然没有一大批名牌大学毕业的科学家

    却有着一批信仰坚定

    愿意为共和国国防事业付出终生的理想主义者

    1964年的秋天戈壁滩上一声

    “东方巨响”

    巨大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全国人民都在欢呼雀跃

    钱学森的压力却更大了

    没有导弹

    原子弹是吓不住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

    导弹与原子弹的结合迫在眉睫

    钱学森化压力为动力攻克一系列难题

    196610

    导弹与核弹从不同的地方运到发射基地

    土兵们在漫天狂沙中进行两弹对接

    面对如此恶劣环境

    士兵们整齐有序没有一个人抱怨

    因为每个人都知道

    当导弹矗立在空中的那一刻一切都是值得的

    钱学森看着导弹

    想起离开美国时杜布里奇院长问他

    中国没有航空事业

    一个杰出的航空科学家

    回到农耕社会能做什么种苹果吗

    钱学森现在想告诉他

    这就是我种的

    “苹果"

    19661027

    两弹台一发射当天

    聂荣臻元帅来到发射基地

    告诉所有士兵与科研人员

    “你们在做一件”

    “功垂史册的伟大事业”

    “我希望你们克服困难”

    “在最后的关键时刻”

    “做好各项工作打一个漂亮仗”

    3

    2

    1

    “发射”

    两弹结合试验成功

    从这一刻起中国的核导弹终于具备了威摄与实战能力

    让中国不再害怕强权国家的“核诈”

    不再挨打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钱学森完成了祖国与人民的重托

    但他的航天报国之路从未停止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新中国正式宣告进入航天时代

    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

    钱学森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我们要搞载人航天

    在他的推动下

    培养宇航员的“507所”诞生了

    然后

    507所”

    出了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

    1980518

    向中国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的

    整个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标志着我们的国家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远程运载火箭的国家

    钱学森湿润了眼睛

    他的一生无愧于国家

    不辜负自己

    唯一感到内疚的是妻子蒋英

    如果蒋英没有嫁给他

    可能已经成为一个非凡的歌手

    蒋英说这个国家

    可以没有蒋英这样的歌手

    但也不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

    愿意为此做出牺牲

    这不是遗憾

    这是荣耀

    “我认为人”

    “不但要有科学技术”

    “而且还要文化艺术”

    “跟”

    “音乐”

    20091031日上午8

    钱老因为肺部感染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享年98

    钱老去世的时候

    应该是北京的深秋

    却突然下起了大雪

    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寒风和大雪为他送行

    其中一个挽联写道

    “两弹一星横空出世惊寰宇人民方傲立”

    “民族脊梁风雪交加辞神州国家可安好”

    钱学森

    钱学森

    7.0
    2012年 中国大陆 陈坤 张雨绮 林永健
    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

    7.3
    2012年 中国大陆 钱学森 蒋英 钱永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