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影评 | 开学季!宝爸宝妈必看电影《学爸》!

今日影评 | 开学季!宝爸宝妈必看电影《学爸》!
1905电影网专稿 在人山人海、排队取号的画面下,电影《学爸》拉开了序幕。电影《学爸》讲述了4个家庭在孩子幼升小过程中,发生啼笑皆非的故事。电影上映后引发社会强烈的探讨,本期《今日影评》邀请心理专家马骋现场解析,一同打破教育焦虑。电影《学爸》当中的4个家庭代表了当下4种不同的家庭现状。家庭1号万茜这...
  • 9月前

  • 1905电影网专稿 在人山人海、排队取号的画面下,电影《学爸》拉开了序幕。



    电影《学爸》讲述了4个家庭在孩子幼升小过程中,发生啼笑皆非的故事。电影上映后引发社会强烈的探讨,本期《今日影评》邀请心理专家马骋现场解析,一同打破教育焦虑。





    电影《学爸》当中的4个家庭代表了当下4种不同的家庭现状。


    家庭1号



    万茜这个家庭的特点就是“努力拼命型”:家长带着孩子努力跑。


    家庭2号



    黄渤这个家长就是“玩命”跟着跑:看到别人给孩子报班,自己也觉得不能落下。


    家庭3号



    闫妮这样的家长是“王者型”:是家长的意见领袖。


    家庭4号



    张钧甯这样的家长是“理想型”。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在综合素质教育和美好家庭环境中成长。


    接下来,我们依次打开这4组家庭的主角档案。



    1号·万茜家庭



    从万茜饰演的火嫂一家中,我们看到了他们既为了孩子也为难孩子,万茜饰演的这个妈妈,有一句台词:“所有人都在跑嘛,我不敢停。”



    万茜一家代表着现在社会上很多非常耗竭的家长。



    他们认为说,当下我倾尽全力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跑线,但是之后他所有的这些耗竭、所有的这些压力,它是无形当中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号·黄渤家庭



    黄渤所饰演的雷大力一家,展现了另一种家庭路径。


    黄渤的爱人应该是去世了,面临孩子幼升小之后,他开始从零学起了如何成为一个爸爸。心理专家马骋说道,在自己工作中遇到像这样丧偶的家庭,父母总是怀揣着愧疚感,就是“我”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最好的完整的成长环境。



    电影中雷大力一家在崩溃的时候,我们看到他在雨中面对着计程车打不到的时候,发出崩溃的嘶吼,很多观众都认为这一段真的非常真实、心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雷大力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很好的爸爸,但是黄渤这位爸爸也犯了很多家长都会犯的错误。就是由于自己的内在情绪过于强烈,而忽视孩子的感受,当儿子小米说出那句话:“我不需要我爸爸再求人了。”他才意识到,小米做这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的快乐,所谓的未来都是为了爸爸而已。


    其实我们最担心的孩子的懂事是来自于对家长的愧疚。



    心理学当中有一个概念叫假自体,即我为了取悦你,我为了让你开心、让你满意、让你获得幸福感,而做出的那个假的自己。如果极端的话会变成什么样呢?就比如说在职场当中,受欺负的人,我会一味的付出牺牲自己,去迎合讨好别人,那所有的这些都来自于我们小的时候那个假自体。


    3号·闫妮家庭



    《学爸》中闫妮所饰演的妈妈其实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的真实状态,她将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同时也让孩子身上的压力越堆越重,想逃离这种高压环境。


    闫妮这种“鸡娃”行为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她失败的婚姻。离婚之后,闫妮想通过孩子来证明自己对孩子是最好的,把孩子交给我是最正确的决定。所以这种心境的积累,让她不断捆紧自己的孩子,却忘了孩子其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情绪。



    电影中闫妮家庭告诉父母们,要留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要允许他们在合适的范围内“野蛮生长”,不要用自己的意志过分控制孩子。


    4号·张钧甯家庭



    张钧甯饰演的妈妈似乎是电影中最云淡风轻的一位,但她所代表的母亲其实也是充满无奈的。


    电影中,张钧甯想给孩子最好的一切,所以努力挤进各种聚会,想要融入更多圈子,积累更多人脉资源。但在这个过程中,她似乎迷失了自己,也忘记了自己的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父母而言,可能张钧甯家庭是一种理想状态,在这个理想状态中,父母们认为等到自己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人脉资源,就能让孩子享受到最好的一切。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有多少漂亮衣服没那么重要,能上到最顶级的学校也没那么重要,父母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无论家长们处于什么状态,在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安排孩子的人生时,一定要先问问孩子们真正想要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爱里健康成长。


    成长的考试没有唯一答案


    时间马上来到九月开学季,在开学之际,《学爸》这部电影也给了家长们一个检视自身的机会。



    在当下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焦虑的社会,家长们难免会被这种焦虑的氛围所感染,给孩子施压的同时,也让自己身上背负了许多莫须有的压力。



    给孩子报的补习班不能比同事孩子少……


    孩子必须培养三个以上的兴趣爱好……


    孩子必须要上学区内最顶尖的学校……


    这些条条框框似乎已经将孩子的培养变成了一套可以复制的模版,好像只要按照最顶级的规格走完这套流程,孩子就能够成为“人生赢家”。


    但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别忘了你的孩子们,其实只是想要快乐、想要自由的孩子们而已。他们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人生方向。



    作为父母,我们在扶着孩子一步步大步向前迈进时,可以少一点自我意志的干预,多问问孩子的想法,多尊重他们的意见。


    父母也好,孩子也罢,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


    千万不要让爱,成为捆绑孩子的绳索。


    今日影评·表演者言 第二季

    今日影评·表演者言 第二季

    8.8
    2018年 中国大陆 周迅 瑶淼 陈旻
    第14届影评家评选奖

    第14届影评家评选奖

    2009年 美国 Amy Adams Jason Alexander Kevin Bacon
    今日何从

    今日何从

    2007年 保加利亚 
    奈杰尔·斯莱特的今日特色餐

    奈杰尔·斯莱特的今日特色餐

    8.7
    2012年 英国 奈杰尔·斯莱特
    作案者:今日非永远

    作案者:今日非永远

    7.3
    2016年 德国 阿尔布雷希特·舒赫 塞巴斯蒂安·乌泽多夫斯基 安娜·玛丽亚·穆埃
    今日比赛

    今日比赛

    9.5
    1964年 英国 加里·莱因克尔 里奥·费迪南德 阿兰·希勒
    娘娘今日不上朝

    娘娘今日不上朝

    2023年 中国大陆 柯颖 千喆 李艺
    今日说法

    今日说法

    9.0
    1999年 中国大陆 撒贝宁 路一鸣 刘元元
    今日播报

    今日播报

    8.8
    1952年 美国 阿尔·罗克 萨凡纳·古斯瑞 娜塔丽·莫瑞丝
    今日

    今日

    6.8
    2012年 法国 塞内加尔 索尔·威廉姆斯 Djolof Mbengue Anisia Uzeyman
    年年有今日

    年年有今日

    7.7
    1994年 中国香港 梁家辉 袁咏仪 吴君如
    昨日、今日、明日

    昨日、今日、明日

    7.9
    1963年 意大利 法国 索菲娅·罗兰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阿尔多·久弗瑞
    TOP